米兰体育-世俱杯头号夺冠热门诞生!小组赛全胜+狂轰13球,詹俊:升级成功
桐梓县高位截肢残疾人娄小龙夺得全国残疾人射击锦标赛P4混合SH1级自选手枪射击第一名
5月4 -10日,桐梓县水坝塘镇高位截肢3级残疾人娄小龙参加在四川成都举行的全国残疾人射击锦标赛,一举夺得P4混合SH1级自选手枪射击第一名、P1男子SH1级气手枪60发射击第二名、P1男子SH1级气手枪60发团体第二名。
据悉,2015年,娄小龙由桐梓县残联推荐,进入贵州省射击射箭管理中心接受射击射箭专业训练。
(张元桥)
政协第十四届桐梓县委员会第二次常委会召开
协商讨论我县“七五”普法规划
日前,政协第十四届桐梓县委员会第二次常委会召开,协商讨论《桐梓县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会议采取视察和座谈会的形式进行。5月9日,与会人员视察了大河镇七二村民主法治建设。5月11日,召开座谈会,就《征求意见稿》进行协商讨论。
座谈会前,与会人员观看了桐梓县“六五”普法工作纪录片,了解我县“六五”普法工作情况。
座谈会上,副县长朱世斌代表县人民政府通报了《桐梓县人民政府关于“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情况》;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就《征求意见稿)》作起草说明;与会人员充分肯定了“六五”普法工作取得的成绩,就《征求意见稿》建言献策。
“六五”普法期间,全县牢固树立“发展第一要务、法治第一保障”的理念,将“法治桐梓”创建作为重大任务,广泛深入开展“一维两不”学法用法教育、“法治·责任·感恩”为主题的大型法治宣传教育等系列活动;建成37个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以房管人、以业找人”的社区管理经验在全省推广;“平安社区·温馨家园”“平安村寨·美丽乡村”“平安单位·文明窗口”创建得到省、市政法委的高度认可;大河镇七二村破解了刑释人员重犯率居高不下的社会管理难题的经验得到省市的肯定并在全省推广,探索并推广了“三调联动、信访听证”、平安和谐促进会等经验做法,走出了一条桐梓特色的法治建设之路。
县政协主席兰远驰指出,“六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部署,全面推进法律进机关、进单位、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较好发挥了法治宣传教育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
兰远驰强调,普法工作任重而道远,希望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要高度重视与会人员的建议意见,对《征求意见稿》进行完善修改,早日出台“七五”普法规划;相关单位要抓好责任制的落实,完善考核机制,一以贯之,开展多形式的普法宣传,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积极推动我县“七五”普法工作的落实。
兰远驰还就政协委员履职、遵纪守法、普法宣传工作提出要求。
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冉拥军,县政协副主席刘爱萍、钟昭容、梁正勇、李晓强、饶明秋、杨定刚,政协第十四届桐梓县委员会常委、部分委员,各乡(镇、街道)政协联络员出(列)席会议。
(记者 张体旁)
我县召开2017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视频会议
5月11日,我县召开2017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视频会议,全面贯彻落实省、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安排全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切实推动政府各项工作迈入法治化轨道。副县长王官忠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2016年,我县全面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对外公示了30个县级行政机关的权责清单共3992项;“五证合一”工作完成了2600多户;投资项目在线审批210个,总投资280亿元。认真开展行政复议工作,妥善处理行政争议,全年收到行政复议申请21件,受理19件,审结19件。全县在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府决策机制、建设法治政府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会议强调,2017年是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的关键一年,是桐梓县法治政府建设的深化提升之年。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不断夯实工作基础,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要加快完善法治政府建设制度机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严格行政执法责任追究;要以建设法治桐梓为统揽,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意识,牢固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观念,在工作推进中既严格依法办事,又敢于突破创新、勇于担当,确保作出的决策经得起历史、法律、人民的检验。
会议强调,各乡(镇、街道)、县级各部门要以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把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要认真履行依法行政职能,把法治政府建设推向纵深,准确把握法治政府建设要求,加快建立法治政府建设清单,科学制定法治政府建设意见,不断提高政府工作法治化水平,把政府活动纳入法治轨道。要加大考核力度,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目标绩效管理,充分发挥考核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推动作用。确保我县2017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实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贵州最美北大门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县人大、县政协、县法院、县检察院、依法治县办分管领导,县直工作部门、县直属机构主要负责人及法制机构负责人在县政府主会场参会。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各站(股)室负责人及法制工作人员在各乡(镇、街道)分会场参会。
(记者 王永红)
桐梓县开展 “5.12”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5月12日是全国第九个防灾减灾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精神,全面做好我县今年“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的各项工作,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积极性,桐梓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专门印发了《桐梓县2017年“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桐府办函〔2017〕33号)。结合全国县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在我县开展试点的契机,由副县长朱世斌召集了应急办、民政、气象、水务、农牧、公安、消防、卫计、国土等20多个单位部门召开了专题会,对“5·12”防灾减灾宣传活动进行安排部署。
为做好此次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我县各单位、部门精心制作了横幅、挂图、展板、音响播放教材等,并印制了大量防灾减灾的宣传手册和传单,利用防灾减灾宣传周向社区居民和中小学生宣传如何在洪涝、雷电、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火灾、煤气泄露等人为灾害发生时的有效避难措施及补救方法。县民政局在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时还向广大群众宣传、解释民政灾后救助、社会救助、政策性农房保险等各项救助政策。
活动从上午8点一直持续到12点,政府应急办、民政局、水务局、气象局等20余家单位参加宣传,共摆放防灾减灾宣传展板56块,拉横幅30余条,向行人发放宣传资料及手册12000余份,并通过政府广场、文化广场、大型商场等大屏幕播放灾害防御常识视频。
燎原镇、娄山关街道等也分别在镇属地开展宣传,将军希望小学,灯塔小学也开展了防灾减灾应急演练。
(县民政局救灾科)
香港励协基金会、慈恩基金会将捐赠68万余元改善我县办学医疗条件
5月11日,由市政协智力支边办联系的香港励协基金会、慈恩基金会在县教育局举行捐赠签约仪式。捐赠仪式上,市政协智力支边办主任李海波就捐赠资金使用问题、工程质量、进度等提出要求,希望受赠方用好资金。
据了解,香港励协基金会、慈恩基金会将捐赠50万元人民币帮助我县修建灯塔小学综合楼,改善灯塔小学办学条件。同时,香港励协基金会、慈恩基金会将捐资20万港币,用于扩建小水乡卫生院。
据悉,香港慈恩基金会、励协基金会是由香港各界爱心人士自发组织的社会公益团体,长期致力于祖国贫困地区教育、医疗事业的发展。
县政协副主席李晓强,县政府党组成员毕云,县教育局、卫计局,小水乡卫生院、灯塔小学相关负责人参加签约仪式。
(记者 张桂兰)
松坎组织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到花园移民新村参观考察
5月11日,松坎镇组织六十余户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代表到燎原镇花园移民新村参观考察。
代表们参观了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居住环境、附近学校、医院以及超市,了解了搬迁后的就业情况。
通过参观,该镇易地扶贫搬迁代表对花园移民新村非常满意,认为住房质量好,环境美,就医就学方便,就业渠道多,打消了原来的种种顾虑,纷纷表示愿意搬迁。
(陈 诚)
水坝塘镇开办厨艺培训班助力乡村旅游
5月6日,县人社局联合水坝塘镇政府开设了2017年全域旅游产业扶贫职业技能培训班,组织返乡农民工及富余劳动力60人参训。
培训为期35天,共320个课时,除了现场教授黔菜、川菜、粤菜等主流菜系外,还结合乡村旅游知识、客房操作技能、餐饮服务技能、民族礼仪等开展培训。培训结束,合格学员将领到《厨师职业资格证》。
(易湘龙)
罗礼万:全力打造“百姓富、生态美、产业兴”的魅力新九坝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的三大奋斗目标,催人奋进。”九坝镇党委书记罗礼万言道:“面对新常态、新理念、新思想,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更觉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下步九坝怎么发展?罗礼万信心十足:“未来五年,九坝将紧紧围绕‘避暑纳凉新地标、山地城镇新典范、生态旅游新天地、绿色低碳新体验’的发展定位,实现‘百姓富、生态美、产业兴’的有机统一。”
一是围绕“百姓富”狠抓脱贫攻坚。以脱贫攻坚为主线,以百姓富为总目标,完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动态管理机制,全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生态移民等工作,确保贫困户能住上安全房喝上安全水,脱贫有渠道、致富有门路。二是围绕“生态美”实现绿色低碳。2017年,九坝将以“中英绿色低碳试点”乡镇为契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利用九坝地理、气候优势,围绕“吃、穿、住、行”和“生、老、病、死”,创新培育“大健康”产业业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成“一主线三连线”可视范围内人居环境改造工作,利用农户庭院和房前屋后空间发展“小果园”“小菜园”“小花园”等“微田园”;大力倡导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理念,让九坝地更绿、天更蓝、景更美、河更清。三是围绕“产业兴”打通致富道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围绕九坝地域名称,在“九”字上做文章,继续对全镇乡村旅馆进行提档升级。同时,争取旅游项目,开发打造钟山峡、岩灰洞等旅游精品点。学习借鉴六盘水“三变”改革经验,实行“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实施高岗村、山堡村乡村旅馆改革,水河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激活沉睡资源、盘活闲散资金、用足人力资本,打通群众致富门路。
(记者 张体旁)
评论留言
暂时没有留言!